方案背景

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,省級政務、金融、能源等核心業務對網絡傳輸效率、穩定性及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。傳統網絡架構難以應對海量數據並發、跨區域協同及突發性業務高峰的挑戰。尤其在應急管理、智慧城市等領域,骨幹網作為"數字動脈",需具備快速響應、智能調度和彈性擴容能力。 在此背景下,確保省級骨幹網能夠持續、穩定、高效運行,保障各類業務數據的可靠傳輸,降低網絡故障對業務的影響,提高網絡的可用性、安全性和服務質量,滿足省內不同行業、不同用戶對骨幹網業務的需求。

img

方案簡述

以"智能協同、彈性保障"為核心,整合網絡資源、技術能力與運維經驗,形成專業保障體系,為客戶分佈在省內11個城市的網點提供保障服務:

  • 設備冗餘與備份:關鍵節點採用冗餘配置,確保設備故障時能夠快速切換。
  • 遠程技術支持服務:安排專職工程師熱線支持,協助解決問題;工程師10分鐘內響應諮詢電話。
  • 現場技術支持服務:因意外因素引起設備無法正常工作,遠程無法解決,需要乙方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現場,記錄故障的恢復過程,最終給出故障原因。
  • 軟件服務:及時提供專業技術支持,根據甲方需求,提供免費升級服務,並提供相應軟件及license
  • 定期巡檢:定期對在網運行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採集分析,以郵件形式提供巡檢報告,對於各種隱患進行預警。
  • 備件管理:建立設備備件庫,確保在設備故障時能夠快速更換備件,縮短故障修復時間。
img

優勢特點

  • 生命週期:從規劃、部署到運維,提供標準化流程與定制化服務,降低客戶運維複雜度。
  • 彈性架構:支持業務峰值10倍擴容能力,滿足突發性需求(如大型活動、災害救援)的瞬時承載。
  • 部署監測:實時採集網絡流量、設備狀態及業務運行數據,實現毫秒級異常檢測。
  • 快速響應:服務響應時間7*24小時,不限次數。

客戶痛點與挑戰

  • 資源分配不均:偏遠地區網絡帶寬不足,跨部門業務搶佔資源,導致關鍵服務延遲。
  • 應急能力薄弱:極端天氣、硬件故障等場景下,傳統修復流程耗時過長,影響業務運行。
  • 運維成本高:人工巡檢效率低,故障排查依賴經驗,人力成本佔總支出的40%以上。
  • 業務協同困難:跨層級、跨領域數據互通不暢,決策響應滯後,制約公共服務效能提升。

客戶收益

  • 業務可用性增強:骨幹網可用性提升至99.95%,保障有線電視網絡與寬帶運營、新媒體業務、智慧城市與數字化服務、廣電5G移動通信業務等核心業務7×24小時穩定運行
  • 綜合成本下降:通過智能運維減少70%人工干預,資源利用率提升35%,年均節省運維開支數百萬元。